2020年十月我校部分师生获奖情况

2020-12-10 | 来源:招生办 | 关注度:562

日前,由我校与浙江理工大学承办的浙江省第十二届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A类)在杭州落下帷幕。我校选送的20件参赛作品通过初赛专家网评全部入围复赛,经激烈的网上展示、答辩,最终获省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的历史最好成绩。

本次大赛以“食”为主题,共有43所本科院校,19所高职院校的907件作品参赛,其中本科组决出一等奖35项,二等奖70项,三等奖143项。

由产品设计182祝伟烽等同学设计的《空中餐线》(指导教师:潘小栋、裘航、魏杭帅)、产品设计171陈怡蒙等同学设计的《jam-write》(指导教师:魏杭帅、张叶知、潘小栋)、产品设计171聂宇威等同学设计的《BONFIRE》(指导教师:魏杭帅、张叶知、潘小栋)、工业设计181叶泳婷等同学设计的《Fold it》(指导教师:张叶知、裘航、魏杭帅)、产品设计171施佳凯等同学设计的《乐享“食”光》(指导教师:张叶知、裘航、魏杭帅)、产品设计171魏锦瑶等同学设计的《忆江南》(指导教师:裘航、张叶知、潘小栋)、工业设计171任玉鹏等同学设计的《团圆》(指导教师:卢艺舟、裘航、魏杭帅)、产品设计19级研究生冯书敏等同学设计的《Moon-Tableware》(指导教师:卢艺舟、裘航、魏杭帅)获一等奖;杨雄杰、杨星虹、赵依琳、费月霜、毛博文、黄玉玺、朱鑫怡、黄宗拥、朱育锦、李熠、孙华锋、魏锦瑶等同学设计的12件作品获二等奖。

本届大学生工业设计竞赛竞赛于今年4月启动,因受疫情影响,艺术设计学院/服装学院在校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协助下,全力组织策划,对参赛流程进行了创新设计,并通过多轮测试和演练,制定出复赛在线答辩的工作方案和应急机制,从而保障了竞赛承办工作的完成,并取得优异成绩。                       (艺术设计学院/服装学院 卢艺舟)

日前,首届太阳风暴识别与预警挑战赛结果揭晓,我校理学院/大数据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18级学生金帆、俞鸿烽、丁烨辉、王学鑫组成的战队211ers取得了“太阳风暴智能预警”赛道三等奖(一二三等奖各一队),获得10万元科研项目经费支持。金帆等同学参加线下颁奖仪式,进行报告分享、展示模型分类、模型预警效果,并与国防科技创新特区相关专家组签订科研项目,可参与下一阶段项目研究工作。

本次太阳风暴识别和预警人工智能挑战赛由科技创新特区专家组主办,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与阿里云天池大赛平台合作开展。此次挑战赛分为两个赛道,第一个赛道题目为“太阳黑子类型智能分类”,第二个赛道题目为“太阳风暴智能预警”。参赛的791支队伍,由来自50多家高校、研究所、企业或个人组成的团队。从72日开始,各参赛队伍开始提交测试结果,由天池平台进行评分和排名,此后每4天更新1次,经过2个月你争我夺,每个赛道决出一二三等奖各一队。

金帆、俞鸿烽、丁烨辉等同学大二时就进入学院“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学习,在钱亚冠、陈晓霞、任东晓等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深度神经网络、计算机视觉跟踪等前沿技术,参与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交通路口多目标跟踪与分类算法研究”等企业项目,并积极参加泰迪杯数据挖掘竞赛,实践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此次他们参加“太阳风暴智能预警”赛道比赛,挑战人工智能方法建立太阳耀斑预报模型,在比赛中,稳扎稳打,名次稳步上升,在最后1周冲进前三,并最终获得第三名。(理学院/大数据学院 陈晓霞)

近日,浙江省第八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结果揭晓,我校电气学院学生获省一等奖2项,省二等奖5项,省三等奖5项。其中,自动化专业2018级郑凯丰、金晗杰、陈聪颖(指导老师:郑永平、项新建)获F选题一等奖;建筑电气及其智能化专业18级阮咸峥、翁天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7级陈雨中(指导老师:郑永平、周律)获F选题一等奖。

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由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和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共同主办。今年,来自全省63所高校802支队伍2400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大赛。

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目前已成为高校领域影响力最大、认可度最高的顶级赛事之一,也是我省规模最大、赛程最长的A类学科竞赛之一。该项赛事吸引和鼓励了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具备创新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电气学院  郑永平)

近日,2020年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成果揭晓,机能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8级学生韩林廷、贾兆远等同学组成的“阿尔法骑士”战队在自由探索赛中取得二等奖、初赛特等奖,王伟博、陈洪卿同学组成的“跃动飞翔”战队取得全国初赛二等奖,袁斌获优秀指导老师。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为教育部高校评估竞赛类项目之一,是在教育部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下共同举办的国家级A类竞赛。大赛主要面向全国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今年针对疫情的特殊情况,竞赛共设置了4个方向用于线上比赛。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赛项开设工业自动化(线上)方向、数控数字化双胞胎-虚拟调试(线上)方向,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开设自由探索方向、企业命题方向。4个线上赛共收到来自433所院校的6111支队伍报名,参与学生达9780余人。经过7月、8月中旬的资格赛、初赛后,4个赛项全国总决赛举行,来自169所院校的286支队伍参与比赛。

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同学进入现代制造实验室学习,在袁斌、吴瑞明等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智能制造设计技术,基于机器视觉和学习的柔性智能仓库,基于机器视觉融合惯导等多感知协同的智能AGV导航技术,在比赛中,他们敢于挑战,不怕困难,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机能学院 袁斌)

近日,浙江省第十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杭州召开,会议对全省侨界“十杰”及提名奖、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归侨侨眷进行了表彰。我校留联会副会长陆江博士荣获“全省优秀归侨侨眷”荣誉称号。

陆江博士担任我校留联会常务副会长,十年来,陆江博士和留联会成员一起,紧紧围绕我校“国际化、应用型”的办学特色,利用海外资源,有效地拓展了学校国际交流的新途径,增进学校“国际化”的进程;丰富会员活动,积极创新交流沟通平台,建立信息发布、沟通交流、意见征集的微信和QQ平台,以“德国文化区”为活动场所,组织系列“留学”沙龙活动,开展专题讲座,举办以“挖掘海外资源,留学经验交流会”为主题的系列交流活动;深入企业和地方,组织留联会成员到富阳、遂昌、青田、龙游、温岭、嵊州、临海、仙居等地,利用留学回国人员的国际化的视野,了解企业和地方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瓶颈,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真正将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的发展生产力。(校留联会 林方)

10月16日晚,2020年“双百双进”暑期社会实践评比暨成果展示在西图报告厅举行,相关职能部门、学院负责人参加本次大会并担任评委。

经文本审核、线上线下投票和现场展示,“回顾改革,薪火相传”省档案馆调研团队等十支团队获2020年“双百双进”暑期社会实践“十佳团队”荣誉,屾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等五支团队获2020年“双百双进”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荣誉,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服装学院和理学院/曙光大数据学院获得2020年“双百双进”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为推进实践活动以基地为依托,现场公布杭州市中医院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等为2020年“双百双进”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基地。

为引领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以实干担当投身祖国建设,我校组织开展了以“打赢脱贫攻坚•青春建功有我”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41支队伍,近600名师生,围绕疫情防控,基层服务,观察宣讲成就,返家乡,“真善美”寻访五个方向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各实践团队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社会实践,积极创新形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人民网、学习强国平台、浙江新闻、凤凰网等众多媒体的关注。(校中研 徐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