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月我校部分师生获奖情况

2020-12-10 | 来源:招就处 | 关注度:410

8月25-26日,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浙江科技学院智能车队积极拼搏,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2项。

其中,由自动化163刘力铭、自动化173严一展、电气171余婉婷、测控182江晨炘和自动化171曹志文组成的“浙科室外光电队”获室外光电ROS组全国一等奖。由自动化172费英杰、自动化172张以涛、车辆工程18级电气班研究生王蓉、测控172施立飞和电气173娄泽炜组成的“浙科深度学习一队”获得人工智能创意组全国二等奖,自动化182陈浩铭、物联网182董少俊、车辆182赵薇薇组成的“浙科节能一队”获电磁节能组全国二等奖。

据了解,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自2005年创办至今,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近500多所高校普及。该竞赛融科学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为一体,以迅猛发展、前景广阔的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自动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等多学科专业的比赛。竞赛以“立足培养、重在参与、鼓励探索、追求卓越”为指导思想,旨在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倡导理论联系实际、求真务实的学风和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

日前,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举行,我校学子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并获机械类团体三等奖。

比赛中,由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81陈亦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84沈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83王康、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91陈正楠、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93徐书凡五位同学组成的团队在本次比赛中获机械类3D打印一等奖及团体三等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81陈亦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84沈敏同学获得个人单项(计算机建模)二等奖2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83王康、车辆工程181伍磊磊同学获得个人单项(尺规绘图)三等奖2项;梁晓娟、徐军民、邹凤楼、贺剑波老师被授予优秀指导教师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项目,自2008年至今已连续举办13届,因其规模大、水平高、参赛人数多,被誉为“图学届的奥林匹克”。本届大赛共吸引了30个省份395所学校、647支参赛队伍,涉及参赛师生7000余人。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本次大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开展,学校及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鼓励成立大学生先进成图俱乐部,积极支持相关活动、训练与竞赛,支持制图课程教学创新与改革,为学生搭建了良好的能力培养与工程实践训练的平台

近日,2020年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在杭州师范大学举行,我校选送的参赛作品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

今年,大学生艺术节以“民族魂·中国梦”为主题,全省有88所高校选送了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朗诵和校园十佳歌手共601个节目,最终有168个节目入围现场展演,《灯之河》《Come to the music》获大合唱组一等奖,朗诵作品《秋瑾》、器乐作品《梅花》、舞蹈作品《你好,未来》《攀登》获二等奖,朗诵作品《我的祖先名叫炎黄》获得三等奖。(获奖名单详见下表)。 8月30日,“赛迪环保杯”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竞赛在重庆大学以线上答辩的方式落下了帷幕。学校选派的机能学院学生组成代表队获得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此外,我校获颁赛事优秀组织奖。

由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172蒋雨涛、史铠正、王剑雄、林建华组成的团队作品《一种可吸附CO2的稻壳基介孔二氧化硅》和由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172方启、王杰董、谢浩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182唐杰,电子信息工程171魏士凯组成的团队作品《一种可实现加热与冷却倍增协同的高能效蒸馏装置》获一等奖,由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182刘培锐、朱辉、周宇轩,车辆工程181孙硕婷,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181王学超、江健瑜组成的团队作品《热电多联供天然气壁挂炉》获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系全国高校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科创竞赛之一。大赛以“节能减排、绿色能源”为主题,紧密围绕国家能源与环境政策,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大学生竞赛。本届竞赛共有427所高校报名参加,提交有效作品4138件,参赛学生22289人,参与高校和作品申报数量均为历史最高。经过333名专家网络评议,共有1366件作品进入会评环节。经过三天的决赛,参赛团队通过实物展演、小组答辩等环节的角逐,评审出名次。

8月25日上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0年暑期卓越外语教师发展论坛优秀学员颁奖典礼”通过腾讯会议举办,外教社根据各省高校在“外教社钉钉思飞学院”的学习人数和学习时间等指标,我校外国语学院/中德学院各项指标名列前茅,被评为“优秀组织奖”。

本次论坛以“新形势、新内涵、新要求”为主题,根据网络化、信息化、智慧化环境下外语教学的新特点,充分发挥在线教学的便利及其优势,邀请国内外知名外语专家学者、教材作者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获奖选手等,同全国高校外语骨干教师一道,在线研讨课程思政与外语教学的有机融合,针对外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外语教学方法研究拓展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智慧教学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分享,旨在解决外语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我校外语教师利用暑假休息时间全员参与学术论坛,大家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学术兴趣,收听收看各类讲座,及时充电,提升自我。通过学习,掌握外语教育的前沿思想,努力做好教学的深入、科研的提升,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朝着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外语教学努力。

 

前,首届太阳风暴识别与预警挑战赛结果揭晓,我校理学院/大数据学院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18级学生金帆、俞鸿烽、丁烨辉、王学鑫组成的战队211ers取得了“太阳风暴智能预警”赛道三等奖(一二三等奖各一队),获得10万元科研项目经费支持。金帆等同学参加线下颁奖仪式,进行报告分享、展示模型分类、模型预警效果,并与国防科技创新特区相关专家组签订科研项目,可参与下一阶段项目研究工作。

本次太阳风暴识别和预警人工智能挑战赛由科技创新特区专家组主办,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与阿里云天池大赛平台合作开展。此次挑战赛分为两个赛道,第一个赛道题目为“太阳黑子类型智能分类”,第二个赛道题目为“太阳风暴智能预警”。参赛的791支队伍,由来自50多家高校、研究所、企业或个人组成的团队。从7月2日开始,各参赛队伍开始提交测试结果,由天池平台进行评分和排名,此后每4天更新1次,经过2个月你争我夺,每个赛道决出一二三等奖各一队。

金帆、俞鸿烽、丁烨辉等同学大二时就进入学院“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学习,在钱亚冠、陈晓霞、任东晓等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深度神经网络、计算机视觉跟踪等前沿技术,参与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复杂交通路口多目标跟踪与分类算法研究”等企业项目,并积极参加泰迪杯数据挖掘竞赛,实践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此次他们参加“太阳风暴智能预警”赛道比赛,挑战人工智能方法建立太阳耀斑预报模型,在比赛中,稳扎稳打,名次稳步上升,在最后1周冲进前三,并最终获得第三名

近日,浙江省第八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结果揭晓,我校电气学院学生获省一等奖2项,省二等奖5项,省三等奖5项。其中,自动化专业2018级郑凯丰、金晗杰、陈聪颖(指导老师:郑永平、项新建)获F选题一等奖;建筑电气及其智能化专业18级阮咸峥、翁天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7级陈雨中(指导老师:郑永平、周律)获F选题一等奖。

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由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和浙江省大学生科技竞赛委员会共同主办。今年,来自全省63所高校802支队伍2400余位师生参加了本次大赛。

浙江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的训练,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综合能力。目前已成为高校领域影响力最大、认可度最高的顶级赛事之一,也是我省规模最大、赛程最长的A类学科竞赛之一。该项赛事吸引和鼓励了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具备创新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

日前,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在合肥举行,我校机能学院施永泽、赵永康、吴仲可、陶麒羽,信息学院张银浩团队作品《智能衣柜——老年人的储物好帮手》(指导教师:陈岁繁、董桂丽)获国家二等奖。

本次大赛的主题为“智慧家居、幸福家庭”,共有来自30个赛区、678所高校的4719项参赛省级作品参赛。经过实物展示、视频答辩和专业评审等多个环节,我校学生最终获全国二等奖。

本届大赛由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为国家A类学科竞赛。大赛主要目的在于引导高等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工程实践的训练。 

近日,2020年CIMC“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成果揭晓,机能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8级学生韩林廷、贾兆远等同学组成的“阿尔法骑士”战队在自由探索赛中取得二等奖、初赛特等奖,王伟博、陈洪卿同学组成的“跃动飞翔”战队取得全国初赛二等奖,袁斌获优秀指导老师。

“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为教育部高校评估竞赛类项目之一,是在教育部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下共同举办的国家级A类竞赛。大赛主要面向全国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今年针对疫情的特殊情况,竞赛共设置了4个方向用于线上比赛。智能制造工程设计与应用类赛项开设工业自动化(线上)方向、数控数字化双胞胎-虚拟调试(线上)方向,智能制造创新研发类赛项开设自由探索方向、企业命题方向。4个线上赛共收到来自433所院校的6111支队伍报名,参与学生达9780余人。经过7月、8月中旬的资格赛、初赛后,4个赛项全国总决赛举行,来自169所院校的286支队伍参与比赛。

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同学进入现代制造实验室学习,在袁斌、吴瑞明等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智能制造设计技术,基于机器视觉和学习的柔性智能仓库,基于机器视觉融合惯导等多感知协同的智能AGV导航技术,在比赛中,他们敢于挑战,不怕困难,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四年综合绩点3.95,学分加权平均分排名第一,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曾获得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等奖项,获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国家二等奖、浙江省大学生电子商务竞赛技术组一等奖,参与国创项目1项,考研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录取……这串成绩的主人,就是许楠钒,信息学院软工162班学生。

11月1日,全国商业科技质量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公布2019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我校生化学院肖功年教授团队成果《婴幼儿配方乳粉安全控制及微营养重组关键技术》获科学技术特等奖。

该成果由我校牵头,联合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共同申报,成果集聚了团队10多年产学合作研究,针对部分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营养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的难题,解决了蛋白过敏、抵抗力低下、营养不良等问题,实施了成果转化。

中国商业联合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行业组织,“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奖项,每年均推荐申报国家级科技奖励项目,业务主管单位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和“中国商业联合会服务业创新奖”的组织、评审、颁布和应用推广,2019年度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共评出339项,其中特等奖10项、一等奖89项、二等奖97项、三等奖143项